摘要
供应链金融是有别于传统信贷的融资模式。随着产业运作模式的变化,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模式以及主导模式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供应链金融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体现在不同业务阶段:主要分为订单采购阶段、存货保管阶段、销售回款阶段。在各个业务阶段有相应的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产品呈现多样化,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成为趋势。
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根据各参与方的主导地位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三大业务模式: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为主导、以电商平台为主导。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模式下,关注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为主导的模式下,关注服务商的信息整合能力;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模式下,关注平台交易生态的完整性。
1、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通常先支付资金购入材料形成存货,再将产品出售、回笼现金,由此构成一个经营循环。在这种模式中,营运资金以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的形式被占用,这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一定的压力,造成现金流紧张。
供应链金融是有别于传统信贷的融资模式。传统的信贷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主要是根据融资企业的历史财务信息以及抵押物来提供授信,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资金提供方(不局限于金融机构)可以免去审查融资企业的财务信息,转为对产业链上企业的交易状态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单笔或者多笔交易提供融资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一是资金来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商业保理、还有P2P平台、小贷公司、还有资产证券化等衍生模式。二是参与主体多样化。业务的主导方由核心企业拓展到专业供应链服务公司、电商平台等企业类型。
2、供应链金融在不同业务阶段的体现
供应链金融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与货物交易密切相关,二是资金需求具有确定性,三是随着交易阶段发生动态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式以及供应链金融产品也围绕这三个特点展开。
供应链金融作为有别于传统信贷的融资模式,能够为企业提供产业链上相应节点的融资服务,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能力。从业务切入节点来看,涉及了订单采购、存货保管、销售回款三个阶段。
2.1、订单采购阶段
订单采购阶段相应的是预付账款环节,采购方作为资金需求方为了预定采购、获取货物而进行的融资,可以理解为未来存货的融资。通常,根据采购的定位不同,分为两种状态:
一种状况是,采购方作为经销商,通常是零售行业。相对上游较为弱势,在采购构成中需要支付预付款,甚至全部货款才能取得货物,经销商模式下,融资是为了采购,进而销售,着重点在于货物是否畅销。
另一种状况是,采购方作为代理承包方,通常是电子产业、汽车制造产业。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多样化的采购,进而将采购环节外包,并且由采购承包方垫付采购费用。而采购承包方模式下,融资是为了给特定需求方(发包方)垫付采购资金,并完成采购任务,着重点在于发包方能否履约。
在预付账款环节存在融资需求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经销商、二是代理采购商。针对第一类主体,比较典型的是保兑仓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是基于预付款融资的一种,这种模式通常是为供应链中处于核心企业的下游提供融资方案。针对第二类主体,比较典型的是怡亚通在代理采购方面的融资模式。
2.1.1、经销商的预付款融资模式
案例:高端白酒行业的保兑仓融资
在我国,高端白酒通常供不应求,白酒生产商具有较为强势的谈判地位,通常要求下游经销商预付较大比例的货款甚至是全部货款。而白酒销售通常存在季节性,白酒的预订与销售之间存在3至6个月之间的时间差,预付款的支付影响了下游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能力以及销售规模。此外,高端白酒具有较强的增值保值,耐储存、易变现等特点。
针对这种情况,金融机构通过控制白酒经销商与白酒生产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项下成品白酒的未来提货权,作为融资项下的质物,提供融资支持。并且金融机构要求,资金的确定用途是向制酒企业预付货款,并且预付款支付后所获取的提货单质押在金融机构。制酒企业根据提货单的需求将成品白酒存入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则根据金融机构指令向白酒经销商发货。白酒分销商完成销售后取得回款归还金融机构本息。
在这种模式之下,可能存在白酒分销商无法按计划完成预定的销售量,进而产生货物滞压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可能要求白酒生产企业承诺回购余下货物,通常,高端白酒生产企业较为强势,不愿意配合金融机构做出回购承诺,金融机构则将余下货物/或者剩余的提货单处置变现。
2.1.2、代理采购商的预付款融资模式
案例:怡亚通作为第三方进行垫资采购业务
怡亚通是我国第一个以供应链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其中,作为第三方提供垫资采购服务是其重要的业务部分。第三方采购垫资业务兴起的背景是企业将供应链外包,由于产业链分工呈现国际化的布局,因此采购业务也表现为国际化的特点。国际化采购呈现出采购种类众多、货款支付频繁、进口报关手续麻烦的特点,因此,怡亚通在承接外包采购的同时,给企业提供垫资服务,然后再与企业统一结算。金融机构根据怡亚通的采购频率以及采购金额,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2.2、存货保管阶段
从采购到位至销售完毕,或者生产阶段至销售完毕,均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时候货物资产处于存货保管阶段。存货保管阶段除了在企业自有仓库存放,还可能在物流企业或者港口企业的仓库保存。此外,存货除了静态的存放,也可能表现为处于运输途中的动态阶段。
存货作为资产存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对企业现金流的占用。资金需求方,可以货物进行质押获得融资,往往是标准化的货物具有较强的可质押性。
存货用于质押获得融资,相应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仓单质押融资、动产质押融资等。在实际运用中,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拥有货物的控制权,是这类融资的主要需求主体。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通常根据仓单提供资金支持,以仓单标的物为质权,为债权实现提供担保手段,并且借助外部物流仓储企业作为监管方来实现对货物的把控。
由于存货既有静态储存,也有动态运输的状况,因此金融机构也可提供存货动态模式下的融资方案,核定库存总量,库存保持最低限额。这种模式下,往往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对货物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2.3、销售回款阶段
从销售完毕至等待回款这个阶段,形成了应收账款,这个阶段的融资需求都是为了加快销售回款。通常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上游企业作为大型企业主体,销售量比较大,通常形成了较大的应收账款额度,但是众多分销商的支付周期存在差异,为了加快自身销售的回款,将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二是强势的下游主体会要求上游企业给予较大的商业信用额度或者较长的期限, 将资金链的压力转移至上游,使得企业承担较大的负债端压力。通信行业、医药流通、建筑工程类的企业这方面的特点较为突出。
应收账款的额度大小以及账期的长短是影响企业资金安排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快资产的盘活,产生了将应收账款作为质押、转卖获取融资的需求。
在销售回款阶段形成的应收账款,是一种以债权形式存在的资产。企业可以将这个权利作为质押获取资金支持。根据资金的直接需求方,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销售量较大的核心企业,二是应收账期较长的弱势企业。
第一种情况,核心企业是应收账款的融资方,由于销售量比较大,通常形成了较大的应收账款额度,但是众多分销商的支付周期存在差异,为了加快自身销售的回款,将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这种模式下的融资,是基于应收账款分散、小额多笔,违约率较低,可以形成应收账款资金池。
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应收账期较长的弱势企业作为融资方的情况较为常见。通常可分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模式。直接融资主要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下面以医药配送企业作为案例,而间接融资主要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例如房地产企业供应链ABS,下面以万科供应链保理ABS作为案例。
案例:医药配送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下游医院较为强势,医院客户应收账款账期通常较长,随着医院赊销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也由之扩大,这是医药流通行业的主要特点之一。目前,在我国医药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销售企业与医院之间以及销售企业相互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拖欠现象。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下,主要是看下游欠款人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
对于下游过于强势的状况,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缓解资金压力。如果应收账款的质量较好或者得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可以通过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进行变现,提前回笼资金,缓解资金链压力。
案例:万科供应链保理ABS
供应链保理ABS是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相结合的模式,这里我们以万科供应链保理ABS为例进行分析。原始债权人为众多的上游供应商,实际债务人是万科集团及下属的项目公司,双方存在应收应付的关系。对于供应商而言,这是一笔由万科作为核心企业,其信用支撑的应收账款收益权,现在将该收益权打包卖给中间的保理商,保理商将该应收账款收益权通过资产支持计划,转化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由市场投资者认购份额。到期日,万科将账款划入专项账户,兑付给市场投资者。这里较为关键的环节是:第一步基础资产的确认,需由万科出具付款确认书且作为本项目每笔应收账款债权的共同债务人。也就是这种模式下,同样依赖核心企业的支付能力。
2.4、小结
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是多样的,基本上可以总结为:预付款环节下主要是保兑仓融资/提货单融资;存货环节主要是仓单质押融资/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环节主要是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证券化等。
3、基于不同主导企业的业务模式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围绕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适用面较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的参与方较多,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根据各参与方的主导地位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三大业务模式。
3.1、以核心企业为主导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最为常见,通常为重资产行业企业,依托自身对产业链上下游较强的控制力度,例如汽车、重工机械,采用“M+1+N”模式。金融机构出于对核心企业资信的认可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资金支持。
3.2、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为主导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为主导模式逐步成熟。我们将其称之为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其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为企业提供包括通过、结汇、物流、退税、资金融通等业务。这种模式下,对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依赖供应链服务商的业务整合能力以及其资信能力,怡亚通是这种模式的代表。现在部分贸易企业、物流企业介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这个模式中,也就是说有可能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企业是多种角色的重合。
3.3、以电商平台为主导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趋势,例如,蚂蚁金服/支付宝主要是利用阿里生态圈中完善的电商销售、物流服务信息,成为一个现金流闭环的体系。能够实现监督其交易背景的真实性,资金流向的确定性、实现操作的封闭性以及资金的自偿性。这种模式下,没有核心企业,也没有货物的质押过程。资金方依据中小微企业的在阿里网络的采购体系、资金流体系综合分析,提供资金服务,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基于供应链体系拓展的金融服务。着重点在于电商平台的采购、运输、销售、资金体系是否具有完整性。
3.4、小结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围绕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适用面较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随着产业运作模式的变化,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模式以及主导模式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根据各参与方的主导地位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三大业务模式。核心企业主导、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为主导、以电商平台为主导。随着业务模式的变化,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
4、风险提示
供应链金融业务依赖产业链,需要关注产业链的发展状况,一旦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产品最终销售将面临压力,产业链的价值无法实现,进而带来难以抵抗的信用风险。